以现在的四环路为界,中关村六十年代前就分成了南北两区。当时繁荣的是北区。北区出名的地方有“四不要”礼堂、服务社、车库和一个供销合作社,大操场也在北区,还有一大片宿舍楼,60年代早期,楼的山墙上还有壁画,好像是钢铁工人手握钢钎,头戴遮光镜,挺胸抬头要“超英赶美”什么的。
所谓“四不要”礼堂是指的在礼堂建筑的时候不用钢筋、水泥、砖头和钉子。是科学院的创新,后来80年代维修的时候这些东西又都用上了。
服务社在礼堂南边的街角上,是困难时期为照顾干部和专家特设的。有西式糕点出售,那时的科学家们也不辜负这点心,整出来了“两弹一星”。现在只靠点点心怕不行了。
供销社也是典型的早期布局,买百货,包括布匹、食品饮料的在一间屋子,蔬菜肉类是一间,还有一间卖粮食。
中科院的车辆归行管局管,车库在礼堂对面。那时候上幼儿园,周一就在车库上车,周六接回来在那里下车,汽油的味道在脑海里一直飘不散,也是旧时的记忆。某年秋末冬初一个周一的早晨,一片秋叶飘飘荡荡地刚好落在了我的手里。同时,了一队军人走过,手中握着苏式冲锋枪,就是雷锋端着的、枪管有散热孔的那种。
大操场经常会放露天电影,记得一场电影是“红霞”。白匪军官要让红霞带路找游击队,还喝了酒,色迷迷要和红霞干那个。红霞不干那个,还把白匪带到了绝路,跳下悬崖。“红军啊,我的亲人...,”白匪不是亲人,没戏。
灯光球场有时候亮如白昼,就是有人在打篮球了。还曾经在那里还泼水浇冰场,滑冰也是好运动。
南区只几座孤零零的楼,现在八十二楼的地方也是一个百货商店,现在看起来非常寒酸的商店,那会儿大概和现在大商城的意思差不多,至少人家有大的玻璃陈列窗(现在好像是用三合板钉上了)。大约是1962年的年底,阿姨带着我从北区去百货商店,边走边和其他人聊天,她们在抱怨天气太热,不像冬天。那条路是要穿过大片农田的。
现在四环中关村段原来是中科院内部的道路,从白石桥路(上下行两条路中间是杨树隔离带,现在叫中关村南大街,大而无当了)北上,到了中关村,右拐有两个大门柱,就进了中科院的院子。有人问那交通咋办?答案是根本不成问题,因为除了住在中关村里的人基本上没有人走这条路。对了,白石桥路上早先只有32路公交,后来变成332路,再出现了320路,它刚出现的时候风格和332路完全不一样,332很稳当,320很疯狂。
知识分子那时候牛过一阵子,到了文化大革命,“上面”一不高兴,不牛了。从1964年离开中关村,文化革命中的一段不很清楚。只知道反潮流的时候黄帅很出名,有一次在中关村的灯光球场还看到了她。那时候已经从干校回来了。
大学以后,又回到了中关村,那时候“上面”想起了要重视知识、重视知识分子。知识分子自己倒是没有把自己特别当回事。陈景润身穿旧蓝色中山服到科学城商场买菜,王元穿件带眼的背心,手拿大蒲扇在东南小区乘凉,也都是常事。倒是修四环的时候,知识分子们一定说四环路中关村段如果不入地,我们读不成书,搞不成研究,国家损失大大的,硬是把个四环路在那铺出一段下沉式的路。
上世纪末,这个阶段出名的地方有:八十三楼、四十二楼、三十三楼、科苑餐厅还有中南餐厅,中关村大街上好像还有个鸿宾楼。物理所边的露天游泳池也维持了很久,07、08年拆啦。大操场还组织过跳蚤市场,挺好的,不知道为什么不办了。
卖电脑的也觉得这块地风水好,聚集起来热闹一阵。中关村的名头好听,北京市来沾光起了个“中关村科技创新园”的名字,连丰台区都成中关村核心区的一部分,到了现在好像也萧条了。
现在回去中关村,拜托各层新老领导,盖了很多难看的高楼,和别处一样脏乱差,可没劲了。他们就是有这种本事,把有意思的地方变得平庸无聊。而且知识分子,连概念都含糊了。“
中关村大约还是要继续拆下去,建新的、无聊的东西。科学院的研究所也都不赖在这个地方了。说文物也没有几件,中关村医院处原来有个太监的碑,现在没了吧?拆就拆了,只是住过很久,念叨念叨旧物而已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